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咨询热线 023-8825-6629

刑事抗诉书(曾某某等人涉嫌故意伤害案)_宜春市人民检察院

2021-09-21 尘埃 评论0

宜春市人民检察院

刑事抗诉书

宜检公诉诉刑抗〔2017〕1号

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2016)赣09刑初49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对被告人游某某、曾某甲、任某某、熊某某、胡某某涉嫌故意伤害一案判决:被告人游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曾某甲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被告人任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被告人熊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胡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本院依法审查后认为,该判决对游某某、曾某甲等五人共同实施的故意伤害被害人谢某某的犯罪行为定罪正确、量刑适当。但该判决不予认定被告人曾某甲伙同曾某(已判决)实施的故意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犯罪事实,确有错误,理由如下:

一、一审判决不予认定曾某甲伙同曾某(已判决)实施故意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犯罪事实,理由不能成立。

1、一审判决认为同案犯曾某供述前后不一,存在矛盾。本院认为,曾某的前后供述不存在矛盾,其后面供述是对前面虚假供述的更正。其一,在曾某2012年3月15日的供述当中已经解释了前后供述不一的原因是其与曾某甲发生串供,曾某甲要曾某一个人担责。而曾某前两次虚假供述也恰恰与二人串供的内容吻合;其二曾某之后真实供述的内容与证人刘某某、袁某某的证言相印证。所以应当采信同案犯曾某改变之后的真实供述。

2、一审判决认为证人刘某某的证言可以证实,曾某甲在场对曾某有劝阻行为要曾某“不要乱动手”。本院认为,这是对刘某某证言的误读。曾某甲对曾某说“不要乱动手”,并不是劝阻曾某加害被害人曾某丙,而是让曾某不要对刘某某动手。

3、一审判决认为证人袁某某的证言存在两处矛盾。一是对曾某丙被捅刺的部位陈述不一,第一次陈述为右大腿,第二次描述为左大腿;二是陈述曾某甲和曾某先后从各自身上拿出刀对曾某丙进行捅刺,与曾某供述二人持同一把刀具先后捅刺曾某丙相互矛盾。本院认为,袁某某证言存在的两处矛盾不影响本案事实的认定。第一,证人袁某某陈述的曾某丙被捅刺部位出现矛盾可能是因为记忆模糊或当时精神高度紧张所致,至于被害人曾某丙是何部位被捅刺应当以尸检报告上的意见为准;第二,至于曾某甲和曾某到底是各拿一把刀还是持同一把刀具先后捅刺被害人,现在没有更加充分的证据证实,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能否认曾某甲捅刺被害人的客观事实。

二、曾某甲伙同曾某(已判决)实施故意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首先,被告人曾某甲与同案犯曾某具有共同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主观故意。根据曾某供述,在曾某与曾某丙吵架之后,曾某甲与曾某商议找曾某丙理论,并对曾某说“如果曾某丙太欺负人就打他”还询问曾某有没有带家伙,看到曾某身上有刀时又对曾某说“到时候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可以看出被告人曾某甲具有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主观故意,并且曾某甲与曾某系共同犯罪。

其次,本案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锁链证实曾某甲与曾某共同实施了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客观行为。根据证人袁某某证言,其看见曾某甲先持刀朝曾某丙左大腿上方部位刺了一刀,之后曾某才持刀刺击;同案犯曾某供述以及证人刘某某、袁某某证言共同证实了曾某仅捅刺被害人一刀;根据同案犯曾某的供述,证实曾某在逃跑途中曾某甲自己说刺了曾某丙一刀;根据证人曾某乙的证言,其当时看到曾某和曾某甲共同逃离案发现场;根据尸检报告证实被害人曾某丙身上有两处锐器伤。综合以上证据分析,曾某甲持刀捅刺了被害人曾某丙一刀,实施了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客观行为。

第三,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宜中刑一初字第50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已经认定曾某甲、曾某先后在被害人曾某丙左大腿上方部位各刺了一刀。曾某甲、曾某共同故意伤害被害人曾某丙的犯罪事实属于已决事实。

综上所述,为维护司法公正,准确惩治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特提出抗诉,请依法判处。

此致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7年3月10日

附:

1.被告人曾某甲现羁押于丰城市看守所。

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

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