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崔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满族,住隆化县。委托代理人谢万利,河北王树国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址承德市双桥区都统府大街10号。法定代表人房宝占,职务局长。委托代理人朱守良,该局工伤科科员。委托代理人董海洋,河北山庄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地址承德市双桥区天成大厦602-08室。法定代表人邵立伟,职务总经理。委托代理人曲佳文,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该公司法务,住承德市双桥区。
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7年12月12日作出冀伤险认决字[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定崔某某受到的事故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决定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原告崔某某诉称,原告系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派遣到中承华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隆化县医院异地新建项目部从事打更工作。工作期间,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原告缴纳了工伤保险。保单号为:1300003988979。2017年10月25日下午13时,原告崔某某受公司管理人员金岩指挥:从北边工地现场用电动三轮车向南面工地现场倒运建筑材料。在到达南面工地路口时,被后面行驶过来的货车撞翻,发生事故。依照工伤保险的相关法律规定:因完成工作任务发生交通事故,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可是,原告所属单位即本案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为原告申报工伤时,为了图方便,没有提供交通事故的相关证明材料。导致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了冀伤险认决字[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原告崔某某得知此情况后,把真实材料再次向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认定工伤,被告却拒绝给予更正。原告无奈之下,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人民法院查明事实,撤销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责令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原告崔某某的工伤事故重新认定。原告崔某某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1、隆化县医院病案记录,证明原告受伤在医院治疗;2、商玉礼证人证言;3、彭松松证人证言,2-3号证据证明原告在工作时间受伤事实;4、工伤事故说明书,证明用工单位对原告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认定的事实;5、隆化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明原告在工作中发生交通事故。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辩称,一、被告于2017年12月12日作出的冀伤险认决字[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被告于2017年12月12日受理崔某某的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提交的材料调查核实:第三人向被告提供的崔某某的现场监控视频系事后补录,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第三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交的其他材料不能证实崔某某是在隆化县医院项目巡视现场时被送料车撞倒受伤。二、被告于2017年12月12日作出的冀伤险认决字[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适用依据正确。第三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交的材料无法证实原告发生工伤的事实,原告受到的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决定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综上所述,被告关于原告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依据正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本院提交以下证据:1、工伤认定申请表、2017年10月28日崔某某事故经过自述,证明崔某某发生事故,第三人向被告申请工伤认定;2、[2017]08250194号行政确认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证明第三人提交的材料不全,告知其需要补正;3、[2017]08250194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证明被告受理了第三人提起的关于崔某某的工伤认定申请;4、第三人营业执照、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协议,证明第三人提交的崔某某用人单位、用工单位的证明材料,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在劳动合同签署前已经过期;5、中承华宇公司工人出缺勤登记表3页,证明第三人提交的崔某某出勤的记录;6、中承华宇公司关于门卫岗位职责的说明,证明门卫的工作时间、岗位职责;7、隆化县医院诊断书;影像诊断报告单,证明崔某某受伤情况;8、刘海斌的证人证言;9、刘井富的证人证言,8-9号证据证明第三人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交的拟证明崔某某受伤经过的证明;10、照片2张;11、光盘1张,10-11号证据证明第三人提交的拟反映崔某某被车撞倒、被工友扶起的材料,但该材料反映的时间与第三人申请工伤认定时主张的崔某某受伤时间不一致,明显系事后补录,无法反映客观真实。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述称,第三人为原告代缴工伤保险的单位,在原告发生工伤后第三人联系原告所属单位并积极进行申报,后被告出具了行政确认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第三人也进行了补正材料,履行了工伤申报的义务。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证据。经庭审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1-11号证据认为是第三人组织的证据,申请时原告还在住院期间,视频光盘是按照被告的要求即行政确认材料补正告知书,在第三人的授意下做的视频,这个责任不能由受害人承担。第三人对被告提供的1-11号证据无异议。被告对原告提供的1号证据真实性无异议。2-3号证据真实性无法核实,证人陈述的内容与申报时描述的事情经过不一致,结合被告提供的工作职责,打更人员没有需要拉送材料的职责。4号证据与第三人申请工伤时描述的受伤经过不一致。5号证据无异议。第三人对原告提供的1、4-5号证据无异议。2-3号证据因证人未到庭质证,真实性无法核实。本院对上述证据认证如下:被告提交的1-7号证据,原告提交的1号、5号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具有证明效力,本院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8-11号证据不具有真实性,原告提交的2-4号证据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具有证明效力,本院不予采信。经审理查明,原告崔某某系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职工,2017年被派遣到中承华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中承华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隆化县隆化镇承建隆化县医院的异地新建项目,原告崔某某在该项目工地负责现场巡视、保管看护现场材料、现场防火防盗、完成上级要求的门卫任务等项工作。2017年10月25日下午1点左右,在隆化县××××路段,崔某某驾驶电动三轮车与刘志会驾驶的冀H×××××号货车刮撞,崔某某受伤。原告崔某某伤后被送至隆化县医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隆化县医院诊断崔某某的伤情为:1、多发肋骨骨折;2、左大腿软组织损伤;3、肝硬化。此交通事故经隆化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刘志会负此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崔某某无责任。2017年11月9日,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申请工伤认定。2017年11月10日,隆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编号为[2017]08250194号行政确认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告知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送材料存在的问题及需补正的内容,包括:1、事故现场监控视频及照片;2、全套病历;3、考勤记录;4、证人证言。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交了劳动合同书、崔某某住院病历、证人证言、事故现场照片等材料,其中证人证言的主要内容是崔某某被一辆正在倒车的拉料货车撞倒。视频资料及照片反映的情况与证人证言的主要内容一致。2017年12月12日,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受理该工伤认定申请。同日,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冀伤险认决字[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向本机关提供的崔某某的现场监控视频系事后补录,不能证实其客观事实。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交的其他材料不能证实崔某某在承德市隆化县医院项目巡视现场时被送料车撞倒受伤。认定崔某某受到的事故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决定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2017年12月19日,被告向原告送达该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原告崔某某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崔某某诉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一案,于2018年5月31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立案后,于2018年6月1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8年6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崔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谢万利,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委托代理人朱守良、董海洋,第三人承德鸿雅伟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曲佳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本院认为,原告崔某某在诉讼中提交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证实其是在驾驶电动三轮车时与刘志会驾驶的货车刮撞发生交通事故而受到伤害。原告在庭审陈述中认可第三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向被告提供的是虚假材料,所要证明的原告是被送料车撞倒的事实并不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协助。而被告在处理该工伤认定过程中发现第三人提供的部分材料系事后补录,可能存在虚假情况后,未主动调查核实相关事实,仅以申请人既本案的第三人提供的材料不能证实其主张为由作出不予工伤认定决定属于事实不清。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7年12月12日作出的冀伤险认决字[2017]08250194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二、责令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