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桦川县。委托诉讼代理人:王承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干部,住桦川县,系社区推荐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告:卢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桦川县。被告:孙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桦川县。被告:柴德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个体,住桦川县。委托诉讼代理人:唐国荣(系被告柴德玉表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个体,住桦川县。被告:齐秀敏,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个体,住桦川县。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解除个人合伙法律关系;2、请求依法清算分摊合伙期间债务;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6年3月份,被告孙某村书记和卢某某村主任到原告手机店,说有个好合作项目:覆膜田有机大米。原告与被告孙某、卢某某决定使用原告手机店浦发银行30万元额度透支信用卡解决启动资金问题,被告孙某以自家承包土地5.5垧、被告卢某某出资自家承包土地一垧,又从悦来镇万宝村承包土地3.4垧,共计筹措土地面积约10垧地。被告柴德玉、齐秀敏负责购买场地建厂房、仓库和办公室,合伙组织就以口头约定的形式事实上成立了。原、被告决定借用被告卢某某“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名称,继续由其担任负责人,被告柴德玉和原告王某某管理合作社账目。2017年3月22日,原告与被告孙某、卢某某补签了合伙协议,后因合作社经营情况不佳,被告柴德玉、齐秀敏至今未签署合伙协议。现因合伙人没有按约继续缴纳出资股金并清偿合作社债务,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无法实现,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解除合伙关系,分担债务未果,故提起诉讼。被告卢某某辩称:原告陈述属实,同意解除合伙关系,依法清算合伙期间的债务。但原告庭前提交的合伙账目不对,应重新核算。被告孙某辩称:原告陈述情况属实,同意原告诉讼请求。被告柴德玉辩称:同意解除合伙关系,重新核实账目,原告有投入,我们也有投入,现在账目不准,应重新核清账目。被告齐秀敏答辩意见与被告柴德玉相同。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对有争议的证据和事实,本院认定如下:原告王某某为证明其诉讼主张,提供如下证据:证据一、《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伙协议》(以下简称《合伙协议》)原件一份。证明:1、2016年3月,卢某某、孙某、王某某三人成立了“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被告卢某某3月下旬又约被告柴德玉入伙,被告齐秀敏2016年4月下旬同意入伙,这样五人就口头成立合伙组织。2017年3月,在被告齐秀敏要求下,被告柴德玉找律师拟定了这份《合伙协议》。被告卢某某、孙某和原告王某某分别签订该份协议。因2017年度合伙组织经营不好,被告柴德玉、齐秀敏至今也没有签署合伙协议;2、合伙人每人应认缴出资额为126000元,共应缴纳出资额630000元;3、散伙根据:《合伙协议》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合伙经营的事项无法完成可以终止合伙。经庭审质证,被告卢某某、孙某对该证据无异议;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对该证据有异议:被告柴德玉认为,原告说是自己找的律师拟写的合伙协议不对,是自己在网上找的合伙协议作为参考,然后拟定的。当时确定合伙人每人应缴出资额为126000元,现在没算账,确定不了出资额;被告齐秀敏认为,协议时间不清、账目不清、结算时间也不清,现在还在种地投资,不能只算前面投资,协议后我们被告追加的投资也应核清。本院经审查后认为,该《合伙协议》权利义务约定明确,符合合伙协议成立的形式要件,内容比较完整。被告柴德玉、齐秀敏虽未签字,但仍继续实际参与合伙事务,仍是合伙组织成员,故该合伙协议对被告柴德玉、齐秀敏仍具有约束力。本院对原告所举的此份证据予以采信。证据二、“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企业基本信息复印件各一份。证明合伙组织借用原由被告卢某某为法人的合作社名称,由被告卢某某继续担任负责人,审核账目并签字,被告柴德玉负责记账,原告王某某负责保管账目。经庭审质证,各被告对此证据均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证据三、由被告柴德玉记账、卢某某审核签字、原告王某某保管的原始账本两册及收据3本(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王某某签字的姓名是王振海,对此各被告无异议)。证明:各合伙人出资数额、实物名称、数量。经原告统计确认,各合伙人出资如下:卢某某出资86010元、孙某出资103016元、王某某出资80870元、柴德玉出资66200元、齐秀敏出资104800元,合计440896元。经庭审质证,被告卢某某认为自己的出资投入与实际不符,自己和孙某去哈尔滨为合伙组织办事的支出没计算在内,被告柴德玉向法庭提出申请,要求原、被告双方先核对一下每人出资账目,再提交法庭。原告王某某及被告卢某某、孙某、齐秀敏均同意被告柴德玉意见。本院经审查后认为,对原告提交的合伙人出资额各被告均有异议,认为统计的各合伙前期出资数额虽然无误,但后期投入未核算在内。经合议庭当庭合议,认为合伙人自行核对账目有利于案件审理,法庭指定被告卢某某为主持人,给双方20天时间核对账目,本院对原告所举的该份证据真实性予以确认。证据四、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业务原始回单二页、借款用途明细一张、借条一张。证明1、合伙组织最初成立时,经被告卢某某、孙某同意,原告用浦发银行信用卡透支300000元,用于合伙组织启动资金;2、合伙组织成立之初,合伙组织使用这笔借款支出情况;3、为偿还该笔银行贷款向案外人李志龙借款情况。2016年3月,为解决启动资金问题而用原告信用卡向银行借支300000元时,准备一个月内用被告“桦芗御”合作社的贷款还清本息,后经原告多次催促,贷款迟迟没办妥,2017年3月,时近一年,眼见信用卡还款期限到期,银行方面多次催要还款,原告无奈,于2017年3月10日,经被告卢某某、孙某同意,后通知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原告向案外人李志龙以月息1.5%,借款330000元。2017年3月14日,原告用该笔借款偿还信用卡借款本金300000元、利息31302元,本息合计331302元。至今现该笔向案外人李志龙的借款本息仍未偿还,这笔借款应为合伙组织对外共同所负债务。经庭审质证,被告卢某某、孙某无异议;被告柴德玉表示不清楚;被告齐秀敏认为应作为原告的个人投入。本院经审查后认为,该合伙组织成立之初被告卢某某、孙某找原告入伙,让原告用自家经营商铺银行信用卡借支300000元,用于合伙项目启动资金,该笔资金已全部用于合伙项目启动。被告柴德玉始终参与了该笔借款的投入使用。后由被告齐秀敏提议,被告柴德玉拟定的《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伙协议》中亦未约定原告入伙需预先交纳启动资金300000元,而是约定各合伙人每人出资额为126000元。另外原告除拿出这笔借款用于合伙组织启动资金外,还另行投入80870元。从常理上讲,原告也不可能为投资合伙组织而自己去用信用卡高息借支。综上,足以认定被告卢某某、孙某合伙之初找原告王某某,用其自家商铺信用卡借支的300000元本息及后来为偿还该银行借款本息而向案外人李志龙借款330000元本息是合伙组织共同债务。本院对原告所举的此份证据予以采信。证据五、合伙组织现存资产明细表一份,证明合伙组织现存资产价值226600元。经庭审质证,被告孙某认为,现存原告处“大洋马”牌插秧机是2016年春季花近100000元买的,改装费用又花了50000元,实际价值应比原告所说的50000元高;被告齐秀敏认为,对原告提供的合伙组织剩余资产的数字均有异议,申请法庭给予10天时间,由被告齐秀敏负责组织对合伙组织剩余资产进行核算。经合议庭当庭合议,为便于案件审理,化解矛盾,法庭准允被告齐秀敏申请。本院对原告所举的合伙组织现剩余资产数额不予采信。后经复庭核查,原、被告协商认可,原、被告合伙组织剩余资产及暂行处理情况如下:一、现由原告保管的“大洋马”牌插秧机一台(购买价925000元、改装费用50000元)、购买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专利技术170000元、降解膜39捆(120元/捆);二、2016年合伙组织种植水稻专利项目收益191750元,具体情况如下:(一)2016年收获水稻28000斤,变卖款48300元(1.725元/斤),其中被告卢某某占有23300元、孙某占有25000元;(二)2016年收获大米变卖款116600元,其中原告王某某占有15310元、被告卢某某占有52980元、被告孙某占有37480元、被告柴德玉占有10830元;(三)2016年收获大米12000斤,计240袋,价值26850元,其中原告王某某占有31袋,价值3875元(1550斤×2.5元/斤)、被告卢某某占有131袋,价值14475元[(55袋×50斤×2.5元/斤)+(76袋×50斤×2.5元/斤)]、被告孙某占有9袋,价值1125元(9袋×50斤×2.5元/斤)、被告柴德玉占有19袋,价值2375元(19袋×50斤×2.5元/斤)、被告齐秀敏占有50袋,价值5000元(50袋×50斤×2.5元/斤)。以上2017年收获水稻及大米变卖款共计191750元,被合伙组织各成员占有情况如下:原告王某某占有19185元、被告卢某某占有90755元、被告孙某占有63605元、被告柴德玉占有13205元、被告齐秀敏占有5000元。经庭审质证,原、被告对本院当庭组织核实的合伙组织现存上述资产及占有情况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证据六、2017年6月21日8时13分,原告与被告柴德玉的通话录音一份。证明1、此通话录音内容与第二天2017年6月22日被告柴德玉称其和齐秀敏拿出5年网络维护费148000元的行为自相矛盾,与事实不符;2、被告柴德玉自认合伙出资额为126000元;3、在本段录音中被告柴德玉同意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偿还原告向案外人李志龙的借款330000元本息。经庭审质证,被告卢某某称听不清;被告孙某表示无异议;被告柴德玉代理人表示听不明白;被告齐秀敏认为这是被告柴德玉发牢骚时原告录的音。本院经审查后认为,对该段录音的真实性各被告均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被告卢某某为证明自己主张,提供如下证据:去哈尔滨市办理合伙组织事宜26次,计26000元、交罚款5000元、支付收割费3640元,共34640元。其中被告孙某支付哈尔滨办事费用13000元,减去后被告卢某某实际支出21640元。在前期原告举证被告卢某某已出资86010元的基础上,再加上这后期出资21640元,就是被告卢某某的实际出资,共计107650元。经庭审质证,原、被告对被告卢某某此笔增加的21640元投入及前期投入86010元均无异议。本院经审查后认为,被告卢某某在原告通过账目核算出资86010元的基础上,追加出资21640元,共计出资107650元,虽无票据,但对此全体合伙人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被告孙某为证明自己的主张提供如下证据:与被告卢某某去哈尔滨市给合伙组织办事支出13000元、农用车修车费1500元,应在原告举证其前期出资103016元基础上追加出资14500元,共计出资117516元。经庭审质证,原告及其余被告对此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被告柴德玉为证明自己主张,提供如下证据:证据一、2017年春季,去延寿县取地膜支出3600元、资料费500元,计4100元,加上入伙后前期出资66200元,共计出资70300元。经庭审质证,全体合伙人对此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二、2017年6月22日,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共同交纳的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桦芗御”网站5年维护费用148000元,其中被告柴德玉交纳83000元、齐秀敏交纳65000元。经庭审质证,原告对此有异议,认为此笔建网站费用原告不知道,也不会同意。首先2017年春,合伙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实施合伙项目已经失败,在明知合伙事项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又拿出148000元的大笔投资用于5年维护网站费用,明显不存在合理性,而且这么大的出资额应当取得全体合伙人同意,根据《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伙协议》第三条第一款:“各合伙人只对其出资事项承担责任,如后续投资时,合伙成员对投资有异议,则该合伙成员可不参加后续投资的出资,不对后续投资承担责任,也不参与后续投资的盈利分配。”因此,在合伙组织已经实际解体的情况下,再进行大额投资属故意扩大损失,无论是本合伙协议的约定还是合伙法律的规定,均应当由行为人自行承担损失,不应得到法律的支持;其次,这笔大额的出资维护网站费用,在前两次开庭时被告没有向法庭提交证据或说明。原告已举证2017年6月21日原告与被告柴德玉的通话录音,该通话中柴德玉已明确表示对合伙事务不满意,不想再继续参与,而突然在第二天却与被告齐秀敏投入资金148000元,一次交纳5年网站维护费用,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第三、庭审中被告出具的网站维护费用收据系“白条”,没有税务盖章、没有收款人纳税信用代码和网络公司的公章、且未标明系本合伙组织交纳,所以该项出资不具有真实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经庭审质证,被告卢某某对此证据无异议,表示建网站的事本人知道,并同意交费;被告孙某对此事有异议,认为建网站的事不知情,二被告交纳这笔大额网站5年维护费自己一点也不知情,既然已经决定散伙了,还交什么网站维护费用,不同意计入合伙投入;被告齐秀敏表示无异议,因为她不知道2017年合伙组织实施项目失败,所以才与柴德玉共同出资5年网络维护费。本院审查后认为,被告卢某某、柴德玉、齐秀敏在2017年春季水稻种植失败,合伙事务不能实现的前提下,被告柴德玉、齐秀敏仍一次性交纳5年网站维护费用148000元这样大额支出,明显具有不合理性,且被告柴德玉、齐秀敏提交的收费票据为非正式票据,不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原告对此收据的真实性有异议,综上,本庭对被告柴德玉提交的此份证据不予采信。被告齐秀敏为证明自己诉讼主张提供如下证据:证据一、2017年4月去延寿县接化肥运费1500元、2016年5月合伙种地用秧盘、排水管等物品票据4张,计1276元;证据二、缴纳5年维护网站投入65000元,已通过被告柴德玉提交法庭质证,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认为被告齐秀敏在前期已出资104800元后,后期又出资2776元,实际出资共计107576元。根据本院审查认定的证据,结合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案事实如下:2013年8月15日,本案被告时任桦川县创业乡新发村村委会主任的卢某某,联系村民牵头成立了“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并领取了营业执照。该营业执照载明合作社的类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为卢某某;成员出资总额为“贰佰万圆整”;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是:“组织成员种植水稻,组织销售成员种植的水稻,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开展成员所需的烘干、仓储、包装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2016年3月,被告卢某某与时任中共桦川县创业乡新发村党支部书记本案被告孙某协商决定,参与经营一个农业技术专利项目“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二人苦于没有购买专利加盟及实施项目的资金,于是找到了本案原告桦川县创业乡新发村村民王某某,原告听二人介绍完项目后同意入伙。因原告在桦川县悦来镇经营一家手机店多年,该店有一张信用额度为300000元的银行卡可借支,三人商定,先用原告商店信用卡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借支300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暂借一个月,所产生的本息用被告卢某某为法人的“桦芗卸”合作社贷款偿还,然后再由合伙人共同负责偿还。被告卢某某同时还联系了本案被告桦川县悦来镇居民柴德玉、齐秀敏入伙。被告柴德玉从合伙初期2016年3月24日即实际参与合伙事务,同原告等三人一起去省城哈尔滨市办理合伙组织投资项目,后陆续投资。被告齐秀敏2016年3月当时在海南省越冬,经反复联系,被告齐秀敏于2016年4月返回桦川县悦来镇家中,并同意入伙,5月3日实际投入资金,开始参与合伙事务。综上,2016年3月,被告卢某某、孙某、与原告王某某先行口头约定成立合伙组织后不久,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加入,决定借用被告卢某某为法定代表人的“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名称,继续由被告卢某某担任负责人,合伙组织的账目由被告卢某某签字审核、柴德玉负责记账,原告王某某负责监督保管账目。被告卢某某拿出自家承包土地一垧、被告孙某拿出自家承包土地5.5垧作为合伙的实物出资,又从桦川县万升村农户周景坤手中承包土地3.4垧,共计约10垧土地,作为合伙实施“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的项目基地。2016年3月24日,原告王某某从其自家经营的手机店的信用卡中借支300000元贷款后,即将该借款全部交付合伙组织,用于被告卢某某、孙某、柴德玉及原告王某某去哈尔滨市办理加盟“覆膜田有机水稻”专利项目事宜。后由被告卢某某出资8000元,被告柴德玉负责经办,在互联网上以被告卢某某为法人的合作社名义,注册设立了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网站,网站从建立至今未产生任何收益。合伙组织正式投入运营后,经2016年一年经营,效益不佳,种植水稻专利项目收益195017元,已被合伙组织合伙人分别占有。2017年3月,经被告齐秀敏提议,被告柴德玉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拟写了一份《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伙协议》。该协议约定了出资、盈余分配、事务管理、入伙退伙等合伙事宜。其中第一条“出资”条款约定,合伙人实物及货币出资合计630000元,共五人,每人出资额为126000元,各占总投资的20%。2017年3月22日,合伙人中原告王某某、被告卢某某、孙某在该合伙协议上签字,因合伙组织实施项目前景不明,被告柴德玉、齐秀敏虽未在合伙协议上签字,但仍继续参与合伙事务。2017年3月初,在原告借支信用卡资金即将到期时情况下,原告多次找到被告卢某某、孙某商量还款的事,告知债权人银行方面已经多次通知催促还款,逾期将加罚息,并将原告所经营的商铺纳入失信名单。被告卢某某仍说等合作社贷款下来还,结果眼见还款期限将至,货款仍无指望。原告无奈,经被告卢某某、孙某同意,2017年3月10日,原告以月息1.5%的利息,向案外人李志龙借款330000元,用于偿还2016年3月24日原告用信用卡借支的本息331302元。其后,原告王某某将此事通知给被告柴德玉、齐秀敏。2017年3月,为弥补2016年合伙组织经营专利项目的欠款,合伙人共同决定2017年继续经营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项目。随后正常进行备耕投入,至5月份,需给承包土地覆膜时,因经营管理不善,土地不平,导致无法覆膜,项目投产无法进行,只好停止运行至今,并进行了善后处理。经审理查明:一、合伙组织各合伙人实际投入资金数额如下:原告王某某投入80870元、被告卢某某投入107650元、孙某投入117516元、柴德玉投入70300元、齐秀敏投入107576元,合计483912元。依据该合伙组织《合伙协议》规定,合伙组织共5人应缴出资额为630000元,尚差146088元,具体每个合伙人应补缴出资额为:原告王某某45130元、被告卢某某18350元、被告孙某8484元、被告柴德玉55700元、被告齐秀敏18424元;二、合伙组织现剩余资产如下:(一)“大洋马牌插秧机”一台(购买价92500元、改装费50000元);(二)“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专利项目一个(购买价170000元);(三)有机降解膜39捆(购买价120元/捆);(四)2016年种植水稻收入191750元,已被各合伙组织成员分别占有,占有情况如下:原告王某某19185元、被告卢某某90755元、被告孙某63605元、被告柴德玉13205元、被告齐秀敏5000元。三、合伙期间共同债务,2017年3月10日,为偿还合伙启动项目资金300000元本息,以月息1.5%向案外人李志龙借款330000元本息。现因由原告王某某经手向案外人李志龙的借款本息无人主张偿还,案外人经常向原告催要,无奈原告王某某只能起诉要求散伙,并要求依法清算分摊合伙期间债务。本院认为,本案合伙组织虽挂靠于被告卢某某为法人的“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名下,但其性质仍属非法人组织。该合伙组织经营的“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项目,2016年3月开始筹备运行后,经一年实施,至年底效益不佳,2017年3月再次运行后,因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致使项目无法运行,2017年5月善后处置后,至今没有运行。原告诉请解除合伙关系,各被告对此均无异议,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合伙组织共同剩余资产已查明现有“大洋马”牌水稻插秧机一台、降解膜39捆、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专利项目一个、2016年合伙组织种植覆膜田有机水稻收益191750元,该种植收益已分别被各合伙组织成员占有,此收益应属合伙组织共同财产。以上合伙组织共同财产的处置,应将未变卖的共同财产由全体合伙人按《合伙协议》第二条、第四条之规定,协商或表决处理变卖,变卖款连同2016年种植水稻收益一起,按出资比例分配,分配时应将各合伙成员分别占有的共同财产扣除,多退少补。关于合伙期间共同债务问题,首先是原告王某某合伙之初用自家商铺信用卡向银行借支300000元及后来为偿还该笔借款而向案外人李志龙借款330000元本息的认定。因该合伙组织发起人被告卢某某同被告孙某找原告入伙时,主要原因是二人缺乏启动资金,原告王某某同意入伙后三人商定,先用原告王某某自家商铺信用卡向银行借支300000元,一个月后,待以被告卢某某为法人的合作社名义申请贷款后偿还,然后再由合伙人均摊。该笔借款到账后,被合伙组织全部投入于合伙项目启动之中。被告柴德玉在合伙项目启动之初即参与合伙经营之务,不久齐秀敏入伙。该合伙组织成立初期,是以口头协议形式组成的,后来被告齐秀敏提议,由被告柴德玉拟定了一份《桦川县桦芗御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伙协议》。该协议第一条“出资”约定,合伙组织各成员出资额应为126000元,每人占总出资额630000元的20%,原告王某某因此另行出资80870元。该协议由被告齐秀敏提议,被告柴德玉拟定后只有原告王某某、被告卢某某、孙某三人签名,被告柴德玉、齐秀敏虽未签订该协议,但并没有提出退伙而是仍继续参与合伙事务,应认定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始终为合伙人,故该《合伙协议》对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具有约束力。此外,原告举证2016年6月2日,原告王某某与被告柴德玉的通话录音中,被告柴德玉明确表示认可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原告以个人名义对外借款(通话录音1分47秒)。综上,原告王某某在合伙之初用自家商铺信用卡向银行借支300000元及为偿还该笔借款而向案外人李志龙借款330000元本息,不属于原告王某某个人出资,应为合伙组织合伙期间的共同债务,本院对被告柴德玉、齐秀敏关于原告王某某此笔借款应属其个人出资的抗辩主张不予支持。关于该笔合伙组织共同债务的偿还问题,因合合伙组织各成员实际出资额不同,本着公平原则,应在各合伙组织成员按《合伙协议》确定的出资比例,分别缴齐应缴出资额共146088元后,再按《合伙协议》确定的出资比例承担清偿责任。关于被告柴德玉、齐秀敏经被告卢某某同意,2017年6月22日投入5年网站维护费148000元资金的处理问题。首先该网站从成立至今未给合伙组织带来任何收益;其次在2017年5月,合伙组织第二年实施水稻种植专利项目失败,并已善后处置,所实施的专利项目经营处于停止状态情况下,被告柴德玉、齐秀敏经被告卢某某同意,于2017年6月22日突然另行投入5年维护网站费用148000元,明显存在不合理性;第三、该缴费收据系“白条”,为非正式票据,原告王某某及被告孙某提出异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综上,被告柴德玉、齐秀敏提出其二人交纳的5年网站维护费,不能认定为合伙组织共同债务,依据该《合伙协议》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可由被告卢某某、柴德玉、齐秀敏三人另行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二条、三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7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王某某与被告卢某某、孙某、柴德玉、齐秀敏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某及委托诉讼代理人王承军、被告卢某某、孙某、柴德玉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唐国荣、齐秀敏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准予原告王某某、被告卢某某、孙某、柴德玉、齐秀敏五人成立的合伙组织散伙;二、合伙组织共同财产2016年种植水稻收益191750元、“大洋马”牌水稻插秧机一台、覆膜田有机水稻种植专利项目一个、降解膜39捆,按该合伙组织《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比例,扣除合伙组织各成员分别占有的合伙组织共同财产(2016年种植水稻收益)后分配,多退少补;三、合伙组织共同债务欠案外人李志龙借款本金330000元及相应利息,由各合伙人按《合伙协议》确定的出资比例分别补缴出资额共146088元后,再按该《合伙协议》确定的出资比例承担清偿责任。案件受理费6924元,由原告王某某、被告卢某某、孙某、柴德玉、齐秀敏共同承担,每人138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
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