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咨询热线 023-8825-6629

贵阳市教育督导规定

2006-06-05 尘埃 评论0


(2005年6月6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5年6月1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公布  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保障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促进本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的教育督导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教育督导,是指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依法对所辖的教育及其有关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第三条  教育督导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第四条  教育督导应当坚持依法治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督导制度,并根据所辖教育事业的规模,为教育督导机构配备相应的教育督导人员,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教育督导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  教育督导机构
    第六条  市和区、县(市)教育督导机构是同级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督导工作,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行使下列职责:
    (一)对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对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根据职责分工,对所辖的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估;
    (四)对所辖的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指导;
    (五)会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重大的教育检查评估工作;
    (六)参与评审教育先进集体与个人,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由政府对全市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对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和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承办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督导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除行使前款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全市的教育督导工作,制定全市教育督导机构工作制度,指导下级教育机构的工作;组织全市教育督导人员培训,开展教育督导的科学研究。
    第八条  教育督导机构由负责人、督学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督学分专职督学、兼职督学和特约督学。
    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人由同级人民政府任免。
    专职督学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免。兼职督学、特约督学由同级人民政府聘任,任期3年。
    《督学证》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
    第九条  督学是履行教育督导职责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熟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从事教育教学或者教育管理工作7年以上,熟悉教育教学业务;教育系统以外的特约督学,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职称,熟悉教育相关工作;
    (四)遵纪守法,坚持原则,联系群众,品行端正,办事公道;
    (五)身体健康。
    专职督学除具备前款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督学应当接受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教育管理、教育督导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具有教师职称人员受聘为督学或调任督导室工作人员的,仍保留原有教师职称,享有同等待遇。
    兼职督学、特约督学在进行督导工作时享有与专职督学同等的职权。
    第三章  教育督导的内容
    第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发展的下列情况进行督导:
    (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的情况;
    (二)依据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幼儿园办学标准,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的情况;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特长的情况。
    第十二条  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经费及教育收费的下列情况进行督导: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转移支付中教育拨付比例,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费附加征收等;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教育收费情况。
    第十三条  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配置情况。
    第十四条  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管理的下列情况进行督导:
    (一)巩固和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统筹管理本地教育发展规划以及辖区内各类教育发展的情况;
    (二)依法治教,依据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管理的情况;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情况。
    第四章  教育督导的实施
    第十五条  教育督导分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随访督导。
    第十六条  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将督导方案按类别告知被督导单位,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进行督导的30日前发出督导通知书;
    (二)指导被督导单位进行自查自评;
    (三)组织人员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督导评估或督导检查;
    (四)向被督导单位反馈督导结果,并听取被督导单位的意见;
    (五)向被督导单位送达《教育督导意见书》。
    第十七条  随访督导应当按照教育督导机构的计划和安排进行,也可由督学征得教育督导机构负责人同意后择时进行。
    督学进行随访督导时,应当出示《督学证》,并在事后向教育督导机构书面报告督导情况。教育督导机构认为必要时,可将随访督导的情况向被督导单位通报或者送达《教育督导意见书》。
    第十八条  被督导单位应当在收到《教育督导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对督导意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整改意见书面报告教育督导机构。
    必要时,教育督导机构可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第十九条  被督导单位对《教育督导意见书》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教育督导意见书》之日起15日内,向教育督导机构提出书面复查申请。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在收到书面复查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被督导单位作出书面答复。被督导单位仍有异议的,可以向设立教育督导机构的人民政府或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申诉。
    第二十条  教育督导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听取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情况汇报;
    (二)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
    (三)参加有关会议和教育、教学活动;
    (四)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调查问卷、测试;
    (五)现场察看。
    第二十一条  被督导单位应当按照督导要求,配合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开展督导工作,提供必要的督导工作条件。
    第二十二条  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在教育督导活动中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被督导单位以及负责人的教育教学和相关工作向其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奖惩建议;
    (二)对被督导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为进行批评并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对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侵犯师生合法权益,影响和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情况有权予以制止,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通报当地人民政府责成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建立教育督导结果的公示制度。教育督导的结果应在教育系统内通报,必要时向社会公布,其中涉及重大内容的督导结果,应当在向社会公布之前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督导结果应当作为表彰奖励、干部任用、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四条  督学和教育督导工作人员实施教育督导时,与被督导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教育督导工作正常进行的,应当回避。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五条  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责令改正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一)拒绝向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报告工作,阻挠、抗拒督学依法行使职权的;
    (二)弄虚作假、不如实向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反映有关情况的;
    (三)对向督学或教育督导机构反映情况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对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教育督导意见书》拒不采取整改措施的;
    (五)其他严重妨碍教育督导工作的。
    第二十六条  督学和教育督导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渎职贻误督导工作的;
    (二)在督导工作中歪曲事实,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三)以权谋私的;
    (四)利用职权包庇或者打击报复他人的;
    (五)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的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是指国家和社会力量所办的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特殊学校、成人学校及其他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单位以及青少年宫、教研室、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电化教育机构等。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

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