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后,虽在现场等候,但其为逃避法律追究未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的实情,让被告人刘某军冒名顶替,系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刘某军明知被告人刘某财无驾驶资格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致他人受伤,主动替刘某财承担交通肇事的后果,帮助其逃匿,并为其作假证明包庇,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刘某财、刘某军均认罪、悔罪,已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又鉴于二人所在社区均同意其进入社区进行矫正并落实帮教,同时综合考虑,对被告人刘某财、刘某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故可酌情对二人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根据本案的事实、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后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
阅读更多...本院认为,被告人吴某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并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吴某在肇事后,采用调换肇事车辆的方式,骗取保险理赔款75853.5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又构成保险诈骗罪。被告人一人犯两罪,应当实行并罚。吴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主动打电话报警,并在现场向出警的公安民警投案,在调查中如实交代了其交通肇事的主要犯罪事实,是自首,可从轻处罚;吴某已经赔偿被害人家属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吴某实施保险诈骗后,在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过程中,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陈述了事实经过,亦属自首,可从轻处罚;其全额退赃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吴某的犯罪事实和情节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