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咨询热线 023-8825-6629

张某某、朱某某与朱某某、陈某某、武汉市新洲区泰达客运有限公司等交通肇事罪一案再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2021-06-09 尘埃 评论 0

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他字第25号复函精神,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对虽然是“农业人口”户口,但“人户分离”到城镇连续工作、居住、生活达一年以上,且经济收入、生活来源已与农村和农业生产相分离的人员,也应作为城镇常住人口,将其视作“城镇居民”。武汉市中创环亚建筑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证明、于志光的证言、冯集村委会关于冯某于2005年3月长期在武汉打工的证明及居民王某的证言相互印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交的证据能够证实冯某自2005年3月起经常在武汉居住。据此,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关于应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冯某的赔偿数额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请求赔偿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合计4,500元,主张数额过高 ...

阅读更多...

黄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一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2021-06-09 尘埃 评论 0

本院认为,被告人黄某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有效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辆,行车途中忽视交通安全,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侵犯了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黄某在庭审中自愿认罪,并赔偿了被害人部分经济损失,具有酌情从轻处罚情节。黄某因其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某、向某甲、向某乙起诉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交通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但应依法计算。因精神抚慰金不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故对刘某、向某甲 ...

阅读更多...

洪某某交通肇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2021-06-09 尘埃 评论 0

本院认为,被告人洪某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行车途中忽视交通安全,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侵犯了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被告人洪某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打电话报警,积极抢救伤者后到公安机关投案,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洪某在庭审中自愿认罪,且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方的谅解,可酌情对其从轻处罚。鉴于被告人洪某确有悔罪表现,同时结合社区矫正机构建议,可依法对被告人洪某适用缓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第六十七条  第一款  、第七十二条  第一款 ...

阅读更多...

姜某犯交通肇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2021-06-09 尘埃 评论 0

本院认为,被告人姜某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行车途中忽视交通安全,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侵犯了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姜某在案发后即打报警电话,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在接受调查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在庭审中自愿认罪,可视为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姜某在案发后能积极赔偿、补偿被害方经济损失,取得被害方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鉴于姜某具有上述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确有悔罪表现,同时结合社区矫正机构建议,可依法对姜某适用缓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第六十七条 ...

阅读更多...

冯某交通肇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2021-06-09 尘埃 评论 0

本院认为,被告人冯某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行车途中忽视交通安全,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其行为侵犯了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被告人冯某在案发后打电话报警,虽中途离开现场,后又于当晚22时许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其行为可认定为自首,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冯某在庭审中自愿认罪,与被害方达成赔偿协议并积极履行,取得了被害方的谅解,具有酌情从轻处罚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

阅读更多...

涂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2021-06-09 尘埃 评论 0

本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涂某犯交通肇事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量刑建议适当,应予采纳。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被告人涂某具有自首、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等量刑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第六十七条  第一款  、第七十二条  第一款  、第七十三条  第二、三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第一款  第(一)项  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八条之规定 ...

阅读更多...
Top